【引用】習慣感謝-活在當下

2011101310:00
【習慣感謝】作者:吳若權

慷 慨地表達心中的感謝,和大方地接受別人的感謝一樣,都是生活中很珍貴的美 德。

表達感謝和接受感謝的雙方,都將會因此而 生出更豐盈的生命能量,並且讓四周的人,也從中獲得正面的力量。

幾個月前,我曾經搭乘一班號碼為六十一路的公共汽車, 對非常有禮貌的司機先 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每位乘客上車時,他都會以親切的口氣打招呼:「嗨!你 好!」

儘管限於本地民情,不是每一位乘客都 能領受這樣的好意予以回應,有些人甚至因為害羞而不知所措,
面 無表情地走進車廂,他並不因此而受挫,仍然熱忱地向每位上車 的乘客說:
「你 好!」向下車的乘客說:「謝謝!」

為了鼓勵這樣有禮貌的好司機,我強迫自己 收起不善於和陌生人溝通的情緒,

主 動在上車時大聲地回應他:「你好!」下車時,我也向 他說:「謝謝!」

車門一關,揚塵而去,我很後悔沒有記 下他的車號及駕駛員編號,只好打消寫信到公車站請站 長表揚他的念頭。

充滿感謝的心情,人生旅途會更精采, 事隔幾個月之後,我幾乎快要忘記這件事時,

又 有機會搭乘六十一路公車,一上車就被他那熟悉地 招呼聲「嗨!你好!」喚起記憶。

由於該路線車班不多,離峰時間的 乘客也很少,我很順利找到位置坐下來,

正 準備從包包裡拿筆記下他的車號及駕駛員編 號,抬頭一看,
我 發現這個車廂除了保持 印象中的清潔整齊之外,還多了幾項東 西:
市 長頒發的獎狀、乘客的留言、及許多 感謝的卡片。

卡片上密密麻麻寫滿 道謝及鼓勵的話,每張卡片的稱呼幾 乎都是「駕駛員編號8063的 司機」、

「給 六十一路公車的好司機」……
應該是受到感動 的乘客主動寄到公共汽車站給他 的。

每一封短箋,都 充滿誠懇的感謝及祝福,像行之 已久的「公車詩文」般動人。

頓時,我的內心 變得十分柔軟而溫暖,為了這個 城市裡的善良而可愛的市民。
原來,大家都受 到感動了!而且,有那麼許多人 願意主動表達感謝,克服心理上 對於陌生人的 羞怯,
勇於向他道謝, 給他肯定。

而他也大大方方 接受了這些好意,還費了一番心 思設計版面,將它們張貼出來。

整個車廂除了乾 淨之外,用彩帶及布偶佈置得十 分雅致,每一個裝置「下車鈴」 的位置都貼著 彩色的紙鶴,
加上獎狀及卡 片,充滿了人情的溫暖,以及要 把生活過得很有意義的決心與活 力。

像我這種乘客久 久才搭一次他的車子,卻能夠在 瞬間產生很正面的互動,不只和 司機本人,

還包括所有未曾 謀面的其他善良的乘客。
大家在上車、下 車之間,將彼此的感謝與好意都 留在車上,持續蔓延著幸福的喜 悅。
勇敢表達感謝, 大方接受好意慷慨地表達,大方 地接受,感謝需要雙方互動,才 能轉變成為彼 此的生命能量。

基本上,不懂得 感恩和不表達感謝,情況都一樣 糟糕。

也許,對方並不 期待回饋或報答,但並不表示受 惠的人就可以因此而忽略對方的 付出。
長期辜負別人的 付出,其實是自己的損失。沒有 道謝,就無法體會彼此的好意在 互動之間是多 麼幸福的滋味。
也很可能因而無 法再繼續得到對方的幫忙。

我在《人際關係 新法則》這本書中看到富比斯〈B.C.Forbes〉 先生在富比斯雜誌上說:

「一句感激的 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 你的理想輕易達成。」
有一則小故事, 提到一位辛苦持家的主婦,操勞 了大半輩子,卻從來沒有從家人 身上得到過任 何感激。
有一天,她問丈 夫:「如果我死了,你會不會買 花向我哀悼?」
她丈夫驚訝地 說:「當然會啊!不過,你在胡 說些什麼呀?」
婦人正經地說: 「等到我死的時候,再多的鮮花 都已經沒有意義了,不如趁我還 活著得時候,
送我一朵花就夠 了!」

有時候,一朵花 就可以表達謝意,給對方喜悅及 希望。

很可惜的是,有 些人並非不願意表達感恩,而是 天性木訥害羞不好意思大聲說: 「謝謝!」,
或是不懂得如何 適切地向對方表示。其實,表達 自己的感謝或接受對方的感謝, 都需要練習,
並且將它培養成 為自自然然的習慣。「大恩不言 謝!」只是客套話!

恩惠不論大小, 寧願相信「點滴之恩當還報以湧 泉!」為了感恩,

一句「謝謝」、 一張卡片、一封信、一通電話、 一次拜訪、一份禮物……都因為 彼此真誠,
而變成人間甘 泉。


以愛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則人生到處充滿了真善美。